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《libGDX移动游戏开发从入门到精通》一2.1 生命周期
阅读量:7272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9

本文共 2071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6 分钟。

本节书摘来异步社区《libGDX移动游戏开发从入门到精通》一书中的第2章,第2.1节,作者: 黄俊东 责编: 陈冀康,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“异步社区”公众号查看。

2.1 生命周期

无论是Android原生应用,还是libGDX应用,都有生命周期的概念。它管理着一个应用的各个状态,如应用的创建、重新开始、暂停以及销毁。

2.1.1 libGDX中生命周期的图示

libGDX的生命周期的流程图与Android原生的生命周期流程图很像,从图2.7可以看到,libGDX是架构在Android平台之上的,libGDX很多东西都对Android做了封装。libGDX的生命周期流程图如图2.1所示。

2_1

从图2.1可以看出,当一个libGDX应用开始运行的时候,它首先会调用create()方法,接着调用resize()方法,接下来libGDX应用就正常运行了,它在运行的时候每一帧都会调用render()方法来进行渲染。以下是在运行时可能出现的两种常见情况,以及对应的生命周期流程:

1.libGDX应用失去焦点。这时会调用pause()方法,当libGDX再次获得焦点,会调用resume()函数,游戏重新回到正常运行的状态。

2.退出libGDX应用。这时候会调用pause()方法,接着调用dispose(),最后libGDX应用就退出了。

2.1.2 生命周期中各个函数的分析

表2.1列举了libGDX生命周期中的各个函数,并且对其作用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。

b2_1

2.1.3 实例:通过例子深刻理解生命周期

2.1.1小节与2.1.2小节已经给大家讲解了生命周期的一些理论知识,那么以下通过一个小例子来加深对生命周期中的理解。以下的例子中,主要是在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方法里面都加了一个log(日志),用于研究每一个方法的调用时机。(这个例子中,MainAcitivity的代码HelloWorld中是一样的,不一样的是MyGame这个类里面的代码书写。)

以下这个例子,用于在控制台中输出日志,研究libGDX生命周期中各个方法的调用时机。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图2.1中的内容。其中就只用到了MyGame这个类,分别在生命周期中所涉及的方法create( )、dispose( )、pause( )、render( )、resize( )、resume( )中都加上了一个打印语句System.out。

public class MyGame implements ApplicationListener {   @Override   public void create() {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------->create()");//在控制台中输出日志   }   @Override   public void dispose() {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------->dispose()");//在控制台中输出日志   }   @Override   public void pause() {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------->pause()");//在控制台中输出日志   }   @Override   public void render() {     Gdx.gl.glClearColor(1, 1, 1, 1);//把屏幕设置成白色     Gdx.gl.glClear(GL10.GL_COLOR_BUFFER_BIT);//清屏   }     @Override   public void resize(int arg0, int arg1) {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------->resize()");//在控制台中输出日志   }     @Override   public void resume() {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------->resume()");//在控制台中输出日志   }}

(1)运行程序(运行程序的操作在第1章已经讲解得很细致了,这里不再赘述)。可以看到Logcat中打印出以下log,如图2.2所示。

2_2

(2)单击Back键。会看到在Logcat中打印出以下log,如图2.3所示。

2_3

(3)再次进入应用。单击HOME键,这时Logcat上会出现以下log,如图2.4所示。

2_4

(4)再单击HOME键之后,进入应用,那么这时候Logcat中打印出以下log,如图2.5所示。

2_5

通过以上的实验,再在脑海中回顾一下2.1.1小节中介绍到的生命周期的流程图,我们对libGDX的生命周期的理解又深了一点。

大家可以看到,render( )函数中并没有打印日志的代码,假如给它加上一个打印日志的代码,那么在Logcat中看到的log,如图2.6所示。

因为render( )方法是每一帧都会调用的,所以Logcat中不断地产生日志。

2_6

转载地址:http://wcscm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Exchange2010添加企业CA证书
查看>>
Linux基础之vi(vim)程序编辑器
查看>>
在已知IP的基础上,批量管理cluster IP脚本思考
查看>>
自己研究的长方形二维数组旋转90度
查看>>
Keepailved详细介绍
查看>>
Zabbix 3.4.3通过钉钉机器人报警
查看>>
ASP.NET中利用cookies保持客户端信息
查看>>
正则表达式的基本应用
查看>>
C#查找列表中所有重复出现元素代码
查看>>
rpm 和 yum 详解
查看>>
EOS源码分析(一)投票系统
查看>>
菱形虚拟继承&虚函数表&对象模型
查看>>
宏和函数的简单比较
查看>>
批量生成httpd-2.2十个虚拟主机配置
查看>>
红杉、IDG、北极光、顺为等投资大咖怎么看智能硬件
查看>>
Centos 7 破解root密码
查看>>
如何使用Visual Studio调试C#程序
查看>>
简单易操作的去水印工具有什么
查看>>
我的友情链接
查看>>
mysqldump: Couldn’t execute 错误
查看>>